路口村村民們步出家門,如同走進綠色公園,心曠神怡。行走在人民東路東延線上,你將與一條“森林大道”浪漫邂逅。S207長沙縣路段植物四季色塊鮮明,在道路兩廂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人民東路東延線中央隔離帶及道路兩廂全部被綠色覆蓋。路口村綠色環抱的農家。記者 胡益虎
  實習生 羅茜
  一道斜坡,是抵達庭院的必經之地。斜坡兩旁,綠樹挺立,喜迎來客;寬敞的院子里,羅漢松、桂樹、山茶花,層次分明。這不是公園一景,而是長沙縣路口村村民彭莉家的景色。
  從星沙城區的道路到國道、省道和直抵農家的鄉道,移步換景,處處是園林。從政府引導、企業融資到居民自費,人人參與,處處泛綠。“眼前青山綠水、身後片片綠洲”,成了“品質星沙”最靚麗的風景。
  現場品綠
  人民東路東延線
  路從花影過,人自綠蔭來
  伴隨陣陣梔子花香,驅車駛入人民東路東延線,你將與一條“森林大道”浪漫邂逅。道路兩廂,喬灌相依,鱗次櫛比。高大的雪松、香樟、水杉與裊娜的紅葉李、桂樹欣然相遇,嬌俏的山茶花、紫荊輕輕依偎;道路中間的綠化帶里,玉蘭娉婷;鮮綠的草皮上,紅色、黃色、紫色的小花點綴其間,不時引來蝴蝶翩飛;而常綠樹與落葉樹的相逢,繪就了四季如春的畫捲。你甚至可以想象,時至秋日,層林盡染,疊翠流金,而你,穿行其中,像是趕赴一場與自然久違的約會。
  綠色生活
  “這條路修好後,環境變好了,空氣更清新了,進城也方便,真是又方便又舒服!”黃花鎮合心村的村民易桂香幾乎每天都會推著嬰兒車,帶著雙胞胎孫子到人民東路東延線的“綠蔭道”散步,這條天然森林般的道路,成了村民休閑的好去處。
  造綠經驗
  人民東路東延線是黃花機場通往長沙市區的“省門第一路”,去年年底正式通車後便開始建設沿線綠化林帶,耗資1.4億元高標準打造省門第一綠色通道。根據道路的不同標高和周邊的自然水體、山林有機結合而合理組織植物造景,栽植喬木以雪松、香樟、玉蘭、銀杏、水杉、欒樹等24個喬木樹種為主,配以32個品種的花灌木和地被:雪松滯塵,水杉、玉蘭、夾竹桃吸硫,在景觀作用完美呈現的同時,合理的搭配也將綠化林帶的生態保護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  現場品綠
  S207長沙縣路段
  綠樹隱人家,大道抵繁華
  新綠、翠綠、黛綠、淺綠、深綠、碧綠……一進入S207長沙縣路段,豐富而有層次的綠色撲面而來,讓人措手不及。道路兩旁,亭亭玉立的香樟、欒樹、水杉層級分明,錯落有致;低矮的地被灌木叢緊緊簇擁,隨路蜿蜒,相映成趣。開車行駛在路上,你將依次體驗到萬紫千紅、綠蔭華蓋、秋色宜人、滄虯竹韻4種各具特色的景觀氛圍。視線穿過樹間縫隙,你會驚喜地發現,這條快速通道的背後竟掩映著“小橋流水人家”的意境。農家、阡陌、河塘、炊煙,在綠意映襯下,村莊顯得愈發靜謐,而滿眼的綠色仿佛把你帶入心馳神往的田園歸處。但路邊隨處可見的醫療站、公交站牌提醒我們,正是這條路將村民載入現代都市的節奏。
  綠色生活
  “以前路邊的花灌木生長狀況較差,有的還存在邊坡未處理的現象,黃土直接裸露在路旁,景觀效果大打折扣,跟現在真是沒得比。”眼看著家門口的道路變成一道道整潔、靚麗的風景線,附近村民劉大姐笑著說,現在連公路都有了田園詩意的風光了。更主要的是,這條路和星沙城區的開元路無縫連接,也讓劉大姐的鄉村生活和城市生活連在了一起。
  造綠經驗
  位於長沙縣的S207主幹道作為連接城鄉重點幹線,其綠色通道建設自去年12月底啟動以來,目前已全線竣工。該道是在原有一行喬木基礎上,在道路分水溝內根據季節和色彩變化,交錯種植2~3行喬木,樹種為樟樹、欒樹和水杉。
  現場品綠
  路口村
  曲徑通幽處,庭院草木深
  從一尊孔子塑像開始,擇一條綠蔭如蓋的小道,探訪一座名叫路口的村莊。十幾分鐘的路程,一路相隨的是無盡的綠色和斑駁的光影。突然,眼前豁然開朗,一個桃源般的村莊赫然出現在眼前,讓你驚艷。花香盈鼻,綠樹環繞,這樣的景緻從村口延伸到農家。短短幾年時間,路口村借用政府與農婦的巧妙合力,讓整個村莊統一了色調。這裡綠草如茵,花事正繁,高大寬敞的現代化樓房鑲嵌在山水田園之間,美不勝收。沿著一個柔緩的斜坡,接受兩旁綠樹的擁抱,便可抵達一個精緻的農家庭院。院子里,芳草萋萋,落英繽紛,桂樹亭亭如蓋,牽牛花細細纏繞,僅僅一圈白色的柵欄便圍起了一個園林式的家。這裡按照村級公園標準建設了蘭托塘農民公園,裡面鋪設觀光步行道,搭建休閑庭閣,安裝健身器材,為村民休閑娛樂提供了良好場所。
  綠色生活
  跟路口村多數女人一樣,28歲的陳芳每天除了在村裡的蔬菜基地工作,剩餘的時間她都留給了自家的花木。“村裡在道路兩旁種上花木後,大家都說村子變美了,我也產生了在家裡種植花木的想法。”陳芳笑著說,造綠、護綠的熱情緣於村裡的評比、獎勵機制,“綠化做得好的話,村裡評比後會適當獎勵苗木。而且,我們婦女隊長經常帶著我們一起種植花木!”一點一點為村莊添綠,陳芳覺得生活富有生趣。
  造綠經驗
  路口村距長沙縣城35公里,總面積12.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3174畝,森林覆蓋率67%。結合實際情況,該村對全村9.5公里主要道路、公共區域採取因地制宜、適地適樹綠化的辦法,通過樹、灌、花、草的錯落搭配與有機結合進行綠化,幾年來共投入200多萬元植樹6200棵。該村重點打造了7000多平方米的示範綠化片區,幾年來全村農戶共投入百多萬元植樹近萬棵,通過支村兩委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,全村林木覆蓋率達到82%,庭院綠化率達到90%以上。
  延伸閱讀
  撬動社會資金
  全民造綠
  開展三年造綠工程以來,通過近4個月的努力,長沙縣共投入財政資金5億多元,新增城區綠地面積約107.7萬平方米,完成年度任務的90%,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.7平方米。
  長沙縣林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,造林綠化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,長沙縣按照“屬地管理、分級負擔”的原則,採取“政府獎補、部門籌集、工商資本投入、社會投資投勞”的辦法,做了不少大膽的創新。在人民東路東延線等重點項目上,長沙縣引來了重量級的建設者中國鐵建,吸引市場資本投入道路建設和公共綠化;其他多個項目也充分發揮城建投資公司、經開區建設開發公司的作用,多渠道吸引市場資本投入。
  為此,長沙縣以政府資金撬動社會資金,今年提高生態補償基金征收標準,在原每徵一畝地計提3萬元生態補償金的基礎上,今年提標到6萬元,新增部分主要用於城鄉生態建設。
  有了資金的保障,長沙縣把三年造綠建設任務指標分解到部門、鎮街、項目,讓工作項目化,以實實在在的項目推動工作落實。比如,綠色通道重點佈局S207長沙縣路段、人民東路東延線;城郊綠化重點佈局開元東路等為主的城區道路及街區綠化;村莊綠化重點佈局以39個村文化中心、村民集中居住點為主的綠化工程。
  “我們在重點地段必須栽植12~16公分以上的全冠喬木。”長沙縣林業局營林綠化科負責人徐茂林介紹,造綠是打造“品質星沙”理念的重要環節,長沙縣把高資質的設計單位引入造林綠化工程,聘請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為全縣城鄉綠化總顧問,進行標準化管理,長沙縣將打造以開慧紅色旅游板塊,星沙產業基地綠色園區板塊,街道、集鎮城鎮廣場、社區公園板塊為代表的十大綠色亮點工程。
  本版圖片均為餘志雄 攝  (原標題:眼前青山綠水 身後片片綠洲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55open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